欢迎访问荣成市鑫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服务热线:0631-7561835 / 7561148 / 7567077
王伯敏个人评论
发布时间:
2010-05-16 15:53
来源:
王伯敏-个人评论王伯敏晚清以来,台州造就了一批书画名家,已作古的章梫、喻长霖、柯潢、陈叔亮诸君,影响披及海内外,各领风骚数十年,后人追随者莫不争相传阅遗墨。但如果找渣子,他们身上都有一点“硬伤”,晚清时代的章梫、喻长霖都是光绪年进士及第出身,高中进士自然代表着令人称羡的功名,这好象拥有一帧最闪亮的“学历证书”,这件硬本本是足够让人吃定一辈子的。他们的艺术成就,善则善矣,平心而论,也是缺少一份激情,最终是经伦世务者的诗文余事,超级票友而已。另外柯潢、陈叔亮二子,解放前都是在重庆、延安一带镀过金的,当然首先是革命者,然后是艺术家。功力实属深厚,作品格调方面常常留下革命性的痕迹,缺少的就是艺术品内在的那股玩味。艺术是纯净的,是作者内心世界没有功利的抒发和感怀。爱情如果附丽,就会变得投机,艺术如果附丽,就会缺少真趣。今人王伯敏先生才是一个奇迹,他把一生投入到真、善、美的求索中,理论和实践不断地螺旋上升,硕果累累,甚得滴水穿石之妙。他的艺术生涯似乎蛮有“计划”,年轻时代选择了美术史论研究,精力充沛,化了几十年建构了美术理论体系,同时空闲时间坚持作画,每天模山范水,打下了坚实的传统基础。七十岁以后,年事已高,精力渐衰,减轻理论的追索,开始专攻书法绘画,只因年青时追求大理论、少创作,到晚年是少理论、大创作,最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,积厚薄发,相互辉映,晚年的变法自然是得心应手,水到渠成,卓然成就一代大家也。许多搞美术的,如果一生只追求理论方面的修养,创作跟不上,这样就无法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。相当于搞音乐的,只会填词、作曲,不会出台演唱,隐匿在后台当“无名英雄”,无机会走到前台闪亮登场,的确是一种遗憾。另外一类搞美术的,一生埋头创作,平时不注重理论修养,创作出来的作品容易简单的重复,千人一面而已。作品的思想性严重缺失,才情不高,落墨无法,没有深厚的理论体系强有力支撑,欲想获得大成就,缘木求鱼,不太现实的。王伯敏的理论和创作二者兼收并蓄,非常成功!试图探求艺术成就,窃以为真正的核心艺术价值是著作美术史的贡献,他被当代美术界称为“六史罕人”,先后编著并在国内外出版的《中国绘画史》,《中国版画史》,《中国美术通史》,《敦煌壁画山水研究》等等。约略拜观其文,治学严谨、文字优雅,说理透彻、深入浅出,常有凿凿言语,文、史、哲、术数,各科派系理论融于一锅煮,以臻化境矣。王伯敏巍巍美术巨著,如登艺术的泰山之巅,望泰山而少天下焉。纵观当今美术界无出其右者,前无古人,来者亦不可追也。每当学人提及先生博文强记的奥秘时,王伯敏认为自己惟一可以说的:“那就是对光阴的珍惜,虽然没有从小做到三更灯火五更鸡,但是一天24小时主观上没有浪费”,正是由于对光阴的珍惜,才换来了千余万字的美术史出版物。王伯敏虽然也有一面金字招牌,那是中国美院国画系教授、博导的名片,但每当我们欣赏他的诗文、书法、国画作品,却感觉丝毫与这些浮名联系不起来,作品没有学院派一味求霸、程式化刻板的思维定势和习气,扑面而来的是大自然和田野泥土的芬芳气息。欣赏他的山水画,淋漓的笔墨,纵横恣肆,儒雅飘逸,神韵天成,松烟宿墨之间,山水氤氲,描写的是真山真水、真人真事,让观者有亲临其境之妙,如在画图中游玩呢。王伯敏平素尤喜竹石。书房案头常置竹石娱情,所绘竹石图就有一股台州人的豪气和硬气,那坚硬玲珑的磐石,旁倚一劲竹常常是一枝通天,豪情万丈、才情横溢,所绘竹叶无不千笔万笔,又是杂而不乱,无不左右顾盼多情,随风摇曵,画面入流露出一股浓浓的书卷气,绝对洗涤心灵!王伯敏年轻时尝作一诗:麝墨浓如漆,狼毫稍激情,无妨怜白水,渴笔少精神。这是青年学子时自谦之语。晚岁时节,先生人书俱老,笔墨游仞有余,又赋诗一首,曰:麝墨浓如漆,狼毫力似针,无妨怜白水,渴笔长精神。不同时代反映他不同的艺术心境,区区小诗,即可反映出他一生对艺术的真诚和对诗文的锤炼和寄情。半生游子,已成翁。王伯敏出生于台州路桥,稍长迁居温岭城关,长期寓居湖上,成名于西子湖畔,晚年艺术发力,名满天下。今朝把毕生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全数带回故土,这的确是让台州人民享受不尽的艺术盛宴,温岭王伯敏艺术馆的建立,这不仅仅王伯老个人的荣耀,更是一座鲜活的台州艺术教育基地,台州千万学子终于找到获得成功的方向,有了坐标,从而学会了追寻理想。当然在这奇山异水,古来就有海上名山之美誉的风水佳地,理应造就出更多象王伯敏先生这样的杰出艺术家。